新与旧
初访基地时,设计师被已有建筑及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所深深吸引。这群被竹海包围的老建筑,其间距非常紧密,通过一条小巷串联起来,每一栋房屋从内部看出去,都能看到竹子构成的景观。这些建筑呈现着丰富的历史感,古老的墙面和斑驳的窗户都极富魅力,讲述着它们古老的故事。
温和的改造
设计师的思路是,用温和的手法对已有建筑进行现代化改造,同时增强与周围景观之间的连接。原来的墙壁、门窗,在当地匠人的努力下,悉数保存并得以修复。设计师还在墙壁中增加了钢结构,用以修复屋顶,屋顶结构和装饰都采用了传统的技术和材料。
室内增添的部分以独立的形式区别于旧元素,让客人可以清楚地“读"出新旧关系。新增的地暖和现代化浴室让空间更加舒适,与之形成对比的是,设计师尽量简化其他功能,以减少对居住体验的影响。这样,客人可以不受电视和其他电子设备的干扰,而专注于与自然、朋友和家人的真实互动中。
此项目的核心是社会联系,因此设计师为共度时光创造了许多可能性。例如,与朋友烧烤的户外空间,与家人闲聊的客厅,以及安静而私密的独处空间。在各个场景中,设计的注意力都在景观与现有建筑的连接上。
日光
置身于繁忙喧嚣的都市之外,希望客人可以在此体验到四季变化的韵律。老式建筑中的木窗设计依然沿用,而新增的窗户则用金属细框包围予以区别,以此增加室内的采光量。
新窗户的位置也是设计师考量的重点,它需要满足在室内特定位置可以透过窗户获取景观的要求。例如,在床上和沙发上的视野,或是淋浴时望向窗外的山谷,都能有如同画卷一般的景观。我们抬升了屋顶,使其脱离墙体,从而形成一个更有空间感的室内。建筑四面都装有天窗,让散射的光线轻柔地渗透到空间深处,客人能从屋顶的各个角度欣赏室外的竹林,让人与景观产生恒定的连接。
场所与环境
原有的村屋有2栋结构损害严重,无法通过修复再利用。因此,设计师将新建筑视为与乡村、自然之间建立对话的机会。
2座新建筑物的位置紧邻进山路线,承载接待及酒吧等休闲功能。建筑形态被视为经过水和风的洗礼从山坡上暴露出来的岩石,表面是粗糙的混凝土,与村里其他建筑的传统夯土外墙形成鲜明对比。
在这里,设计师推崇能与自然融合的饰面材料,承载着雨、阳光和雪的影响,为外立面添加自然的古色。这意味着,随着时间的流逝,外墙将成为自然的一部分,建筑与自然之间的边界将变得模糊起来。
框架窗景的创建,使竹林成为室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白天,日光投射在墙面上形成移动的光影;当夜色降临时,客人可以透过窗户观看闪烁的星空,丰富旅人于此的点滴回忆。
“月色朦胧灯火喧,星光闪烁映兰轩。”传统灯笼文化构成灯光设计的灵感和出发点,而新建筑则被看作是为旅人指引方向的灯塔。无论人们从哪个方向接近它,它都欢迎人们进入其中。杯酒江湖,变换的灯光颜色暗示着空间功能的转变,也是对空间中正在发生的动态及空间氛围的直接示意。
流云乡墅的建筑及空间是当地工艺和文化的技术产物。幅员辽阔的中国有着多姿多彩的文化、地貌与人群,因此永远不会存在一种可以适用于所有环境的解决方案。MDO着力研究与理解其中的细微差别,将可为每个场所打造独一无二的设计。
上一信息: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的广泛场景
下一信息:艺术于科技共生访对话录
相关推荐